3月27日上午,教师发展中心联合音乐教育学院、艺术中心,共同举办了 “教发乐声”系列研讨活动之《钢琴演奏中的“隐形规则”》。活动邀请音乐教育学院的张海霖老师担任主讲人,部分院系的师生参与研讨。
活动伊始,张海霖老师便直切主题,分享了潜藏在乐谱背后的隐形艺术法则。而在钢琴教学中,如何引导学生从机械的“正确弹奏” 过渡到富有感染力的“动人表达”,始终是钢琴教学的重要课题。她指出,这些规则是钢琴演奏进阶路上的“密钥”,唯有掌握它们,学生才能突破单纯的音符堆砌,实现向鲜活音乐诠释的跨越。
在分享过程中,张老师以经典作品为引,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演奏技巧的精髓。她着重为同学们讲解了在弹性时值的呼吸处理上,演奏者需精妙地掌控节奏的松紧变化,方能为乐曲注入浑然天成的韵律之美。同时触键的力度、速度与角度的微妙差异,实则对音色有着潜移默化的控制作用。而在和弦处理环节,她特别提醒同学们,要善于凸显旋律音,让复杂交织的和弦结构层次分明,从而把静态的乐谱幻化为灵动鲜活、立体饱满的音乐篇章。
钢琴演奏技巧是音乐表达的基石,也是艺术提升的关键。本次活动为钢琴教学开拓了新思路,通过精准拆解“隐形规则”,引导学生深度理解、精准诠释音乐作品。从长远来看,这不仅有助于演奏技艺的传承,促进学生音乐审美与创造力的培育,更是为培养钢琴优秀人才,推动钢琴教学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。